近年来,任城区长沟镇以美德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,深耕“美德信用+”应用场景,从院落整理的“点靓”到整区授信的“活水”炒股10倍杠杆软件,再到悦享小院的“暖光”,以点带面、串珠成链,让美德信用之花在乡村沃土绽放,绘就出家家和美、乡风文明、产业兴旺的生动图景。
“美德信用+庭院改造”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
“以前这些地方荒着没人管,看着糟心;现在志愿者帮忙整理出来,村里环境清爽多了!”谈及“美德信用+院落整理”带来的变化,辖区村民纷纷点赞。将美德信用与空闲宅基地治理深度融合,是长沟镇破解人居环境难题的创新实践。
为高效推进院落整理工作,长沟镇打出一套“机制牌”:制定涵盖场地平整、杂物清理、简易美化、后续管护等维度的评价标准,为每位参与治理空闲宅基地的志愿者建立美德信用档案,定期组织专业人员与村民代表实地评分、公开公示,让“干好干坏不一样”有了硬标尺。同时,通过“信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”“评选‘最美整治点’‘信用之星’”等正向激励,让参与志愿服务的村民得实惠、有荣誉。
村“两委”成员带头、党员冲锋在前,每周至少2次的院落整理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常态。自行动开展以来,全镇累计开展“美德信用+院落整理”专项服务600余场,5000人次志愿者主动参与,成功治理区里选定的闲置荒废宅基地20处。昔日“脏乱差”的角落变身“小花园”“微菜园”,不仅擦亮了乡村“颜值”,更凝聚了“人人参与、共建共享”的治理合力。
“整区授信”让“信用变资产”,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水
“以前想扩大果蔬种植,愁没本钱;现在凭信用就能贷款,咱干事更有底气了!”拿到10万元信用贷款的种植户王大哥难掩激动。这背后,是长沟镇“整区授信”工程为乡村产业送来的“及时雨”。
针对农村“贷款难、担保难”的痛点,长沟镇联合农商行组建信用评议小组,签订合作协议,以村民信用为“抵押物”,推行批量评估、统一授信模式。符合条件的农户无需抵押即可获得信用额度,真正实现“信用变资产”。今年以来,全镇累计授信860万元,实际放贷170万元,精准流向果蔬种植、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,让金融活水“滴灌”田间地头。
从“不敢贷”到“放心贷”,“整区授信”不仅破解了农户创业的资金瓶颈,更重塑了农村金融生态。如今,越来越多村民靠着“信用存折”扩大生产、发展产业,让闲置的土地生金、传统的手艺增值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。
以“信用暖服务”,涵养乡风文明新风尚
“孩子在‘悦享小院’读绘本、学知识,我们上班更安心了!”“老年象棋大赛上,不仅切磋了棋艺,还学了信用知识,这活动真暖心”。在长沟镇,“悦享小院”已成为传递信用温度、丰富群众生活的“幸福驿站”。
城王村的“悦享小院”里,暑期夏令营人气高涨。围绕恐龙、太空、侦探等孩子感兴趣的主题,志愿者们开设假期阅读班,通过多元化书目选择与灵活调整,让阅读从“任务”变成“探索”,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,又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。而杨胡李村的“悦享小院”中,老年象棋大赛热闹非凡,60岁以上的象棋爱好者齐聚一堂,初赛、复赛、决赛层层比拼,现场不仅有信用主题的棋局解说,还有信用周边美食分享,让老人们在欢乐中感受信用文化的魅力。
“悦享小院”的温度,正是信用文化的生动传递。通过将信用理念融入民生服务,辖区群众在参与中感知信用价值,在共享中凝聚文明共识,让“守信者荣、失信者耻”的观念深植人心。
从庭院里的“比学赶超”到田垄间的“金融活水”,从院落中的“欢声笑语”到乡风里的“诚信浸润”,长沟镇以信用为纽带,串联起乡村治理、产业发展与民生服务,让美德信用真正成为看得见、摸得着的“民生福祉”。下一步,长沟镇将持续拓展更多“美德信用+”应用场景,让信用之光照亮乡村振兴每一个角落,书写更多“和美长沟”的新篇章!
(通讯员屈胜齐)炒股10倍杠杆软件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